医治灵魂(PHYSICIANS OF SOULS)

HK$73.10 HK$86.00
  • 品牌: 子粒文化
  • 型號: 平装32K(210mm*143mm)
  • 商品庫存: 有現貨

- +

原名:PHYSICIANS OF SOULS

作者:彼得·马斯特斯博士(Dr. Peter Masters,1937- )

译者:维真

英文初版:2002年

中文出版:2020年

ISBN 9789998142312

字体:简体中文

页码:236

规格:平装32K

定价:86.00港币 

 

——内容简介

本书致力于澄清“福音”“重生”这些术语,并由此呼吁教牧人员回到传统的讲道方式上。

今日基督教界对福音这一术语的定义十分混乱。本书就此着眼于福音和重生这个题目,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首先解释了基督教的福音主义精神(Evangelism),澄清了福音的定义;随后详细阐论了经典的重生教义。针对今日背离正统信仰,拉人入教的怪状,作者进行了分析和批判,并据此为传统的基督教讲道方式进行了辩护,为教牧人员提出了许多实用建议。此外,本书还给出了福音性经文的解经原则,帮助教牧人员去理解这一类经文。

 

——目录

第一章 “我是不得已的”

第二章 定义“福音”

第三章 使徒如何讲道

第四章 重生得救的心路历程

第五章 悔改和相信的障碍

第六章 真重生得救的七个确定标记

第七章 重生——是持续一段时间还是一霎那?

第八章 捍卫宣讲型方法 

第九章 教会增长之怪状 

第十章 宣讲型事工的应用

第十一章 传道人的自省

第十二章 传讲和教导的类型与风格

第十三章 预备福音证道

第十四章 将比喻应用于个人 

第十五章 选取经文 

第十六章 关于护教学 

第十七章 公开邀请的危险性

第十八章 福音证道与复兴 

附录1 旧约福音证道大纲

附录2 珀金斯论重生

附录3 发育不良的福音劝诫

译名表

 

——作者简介

彼得·马斯特斯博士(Dr. Peter Masters)出生于1939年,自1970年起牧职于英国伦敦中心区著名的都市会幕教堂(Metropolitan Tabernacle),司布真曾于1854-1892年在此牧会。马斯特斯博士是伦敦改革宗浸信会神学院的院长及司布真所创立的神学期刊《剑与缦》的主编。他年轻时曾就职于大英博物馆,对英国人文历史有深入研究。他到都市会幕教堂任牧后,扭转了教会衰败的局面,聚会人数大大增加,如今都市会慕教堂已经有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会,聚会时有中文、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的同声传译。

马斯特斯博士著有多部神学和灵修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其中多部作品在中国内地被翻译和正式出版。他的讲道面向欧洲和美国直播。在都市会幕教堂官方网站(www.metropolitantabernacle.org)首页顶部选择中文-菜单-佈道,可以收听他讲道的录音。 

 

——试读

第一章  “我是不得已的”

呼吁传讲真正的福音!

今日,在讲道中向死在罪恶过犯中的灵魂催促、呼吁他们认罪、劝导他们、向他们揭示神的怜悯和救赎,这样的讲道已经很难听到了。在建立教会的事工中,神赐给堕落人类的最卓越的方法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的窍门和招数。全世界笃信圣经的教会,尤其是西方教会,不再珍惜那种论证、劝导式的福音证道方式,尽管这曾是他们教会的主要特征和荣誉。这种亏损真真实实地发生在所有笃信圣经的教会中,不管他们持阿民念派还是加尔文派的神学观念。整个阿民念派的教会相比其前辈——例如早期的循道会(Methodists),他们激情的福音呼召曾经每个星期都响彻在露天场合和礼拜堂中,年年如此——已经没什么相似之处了。

今日,大多数持阿民念派神学观点的福音派认为,口若悬河地吸引听众接受基督足矣,无需解释人们接受基督的真正原因和目的。他们不传讲神的圣洁和公义、罪人面临的审判、救赎的代价以及真悔改和真信心的本质。阿民念派昔日的福音如今只剩下一个影子,仅仅是肤浅地邀请人得救,于是出现了“肤浅信仰(easy-believism)”这类术语来描述他们这种行径。回应这种邀请的人们通常对自己的罪和属灵需要没有真实的概念,当然也不明白如何真正悔改。毫无疑问,为什么在许多大型布道会上“认信基督”的人群在几天内失落了,更别提在数周或数年后失落的人,原因正是在此。这也是许多在校园福音运动中信主的人毕业后就离弃了基督教的原因。

自称为改革宗或加尔文派的教会也好不到哪里。他们自认为传承了改教家、清教徒、掀起复兴的传道人——诸如乔治·怀特菲尔德、约拿单·爱德华滋、豪厄尔·哈里斯、亚撒黑·尼杜顿以及司布真等——的信仰,但事实上他们与这些信仰的前辈毫无共同点。与阿民念主义者一样,今日的加尔文主义者很少传讲专注于福音、清楚地解释福音、劝导性的福音证道,甚至更糟糕的是,许多人不认为应当这样做。对福音证道,他们持一种“浪漫”的想法,认为只要在主要针对信徒的讲解中阐明了救赎的事实,圣灵就会使用这些话语在不信者心里做工,拯救他们。因为有这种想法,所以即使是很高明的讲道者也没有掌握真正福音证道的技巧。一些人认为自己在传讲福音,但你会发现他们用的论证方法和术语是外人没法理解的。这和真正的福音讲道,历史上那种福音讲道完全不是一回事。

实际上,在英国和美国,传统、专注于福音的定期讲道事工在各教会参差不齐,尽管这在五十年前是很普遍的习惯作法。我们不是在说那些被自由派神学所俘获的、没有生命力的假教会,而是在说那些爱主、爱祂话语的福音派会众。这是今日的悲剧,也很让人不解。

为何忠信而有恩赐的牧者们那么不情愿定期传讲专门的福音证道?这些优秀的传道人怎能宣称自己支持福音白白的要约(the free offer of the gospel),却很少宣讲这要约?既然保罗的话记在经上——“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那么我们怎能如此继续下去呢?

原因在于这种变化——保罗的话已经不再萦绕在他们心头,他们正在令人吃惊地更改“福音”的定义。若没有这种变化,那么保罗所说“我便有祸了”的警告就足以保证福音证道应该成为事工的核心。那么,是什么剥夺了如此关键的一节经文具有的力量和权威呢?很奇怪,这种变化竟然走向了天主教和自由派定义“福音”这个术语的方式。

有一段时间里,福音派更正教的大多数人都只在一种意义上使用“福音”这个词—— 意指神话语中表现救恩的基要教义。然而,这个词的意思在天主教里要模糊得多,指神藉着圣事和神甫赐下的恩典。天主教分配救恩(用功德来兑换)的整个体系被称为“福音”。天主教第一个破坏了这一宝贵术语的含义,为其披上了模糊的意义。

后来,十九世纪的自由派神学把“福音”这个术语解释成基督教的全面文化影响,包括社会公益事业。今日,圣公会(Anglican)的主教们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为他们频繁的政治声明辩解,理由是这些声明是“福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反,过去的福音派从未错解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坚持认为“福音”(或“好消息”)单单指基督教信仰中拯救灵魂的那部分内容。然而,如今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事,福音派丢弃了传承,采用了更宽泛的意义,让“福音”仅仅成了“圣经”的同义词,如此一来圣经真理的任一方面都包括在内了。按照这样的新定义,传道人喂养圣徒时,他认为是在传福音;给同工一篇神学论文,他也会认为自己在传福音。不管是在教导哪方面的基督教教义,他都会认为自己在传讲福音的某一方面。他可能从未专门针对未重生得救之人准备一篇证道,告诉他们需要什么,把基督带给他们,搅动他们的良心,警告他们拒绝基督的后果,劝告他们寻求基督。这会怎样呢?他的良心不会不安,因为他相信不管自己在讲什么,任何时候他都是在传福音。他的思维被福音派的政治正确所俘虏,这种政治正确把“福音”等价为“神的所有劝诫”。我们曾在许多场合听到人激动地表达这种论调。

持这种新论调的传道人常常在证道中竭力讲一些针对未重生得救之人的话,非常零散,但很少致力于向他们传讲完整的信息。我们认为,这种包罗万象的“福音”新定义让我们做的任何事都具有了正当性,却贬低了保罗的警告——“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如何恢复福音的古旧定义呢?仅仅揭露当代的定义是过去五十年中的新发明可不够。有必要证明古旧的定义是正确的,因为这是符合圣经的定义。如果我们能这么做,那么无疑钟爱圣经的传道人就会确认,定期、专门、专注地传讲福音是神对他们的命令。

无可辩驳,“福音”这个词在圣经里是一个最具体的技术性术语,总是指用劝导的方式向失丧罪人传讲的拯救灵魂的教义。这个词绝不是指对圣徒的一般性教导,我们将在下一章向不带偏见的读者确凿地证明这一点。一旦建立起这种认识,保罗那萦绕在我们耳边的警告就会给我们的内心带来新的挑战:“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无疑,这句话对基督差遣的使者具有极大的权威。

我们可能忠实于神的话,但我们在各方面都忠实吗?我们是否有同保罗一样的感受,遵循他的榜样?我们是否有同样的动力——因为不得已——传讲福音?本书呼吁神拣选的仆人正视对福音证道的传统理解,遵循古道。如果神的使者不去做他们最重要、最有意义的工作,是不可能得胜的。作为传道人,我们应该问自己,如果不定期传讲福音,那么是否该指望信徒加入我们的教会?因为我们若不传福音,他们又能通过什么手段让带来聚会的亲友听到福音呢?

牧师们通常一周讲道三次,因此他们应该把三分之一的事工专注于传讲劝人归信的福音(传福音的工作);三分之一用于以一种实践应用的牧养方式来教导圣经话语,来细察百姓的心(牧养的工作);三分之一用于教导教义和道德规范(教导的工作)。这条古老的时间原则很好,反映了《以弗所书》4章11节所说的平衡的教导恩赐——传福音的、牧师和教师。

到现在为止,我们只是把专门的福音证道当作挽救灵魂的方式,但新约中福音证道具有双重的角色,不仅在以积极的意图宣告人的罪,劝导、争取、恳求和警告他们,而且从消极的意义上说,也在冒犯不悔改、自我中心、不诚心的人,让他们离去。守护基督的教会是福音事工作用的一部分。经上谈到了“十字架讨厌的地方”,对那些灭亡的人,传福音的使者就“作了死的香气叫他死”(林后2:16)。传讲福音的时候,对顽固不化的人都会起到筛选、扬净的功效,他们会离去。

如果抛弃了专门的福音布道,就只能通过个人见证、小组学习以及类似的办法来给人讲福音了(实际上这些办法都应该与福音证道一同恰当实行)。如此,让人知罪的诘问环节就大大减弱了,于是教会只能充满了这类东西:人理智上的同意,个人决志和肤浅的委身承诺。可见,缺失了真正的福音证道会导致这种趋势。教会有了那么多不知罪、肤浅的宣告信仰之人,就不得不迎合他们的世俗趣味,以致敬拜变成了表演,教会也远离了过去的敬虔角色。毫无疑问,教会的衰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取消定期的专门福音证道肯定是主要原因。

在英国,定期的福音证道已经好久不时兴了,许多年轻传道人甚至没法担当这项任务,因为他们从未得到过这样的侍奉。他们既没有听过这类福音证道,也不知道如何开展。他们问:“人怎么能每个星期都用不同的方式传讲基要福音真理而又不失趣味?人怎能从圣经的每个部分都获得福音证道的恰当材料呢?”后面几章将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其他问题。

的确,自认为传讲福音的传道人面对着一些难以捉摸的可怕打击。其中之一是,人会渴望别人的称许,但会众对福音证道的称赞并不多,因为尽管他们喜欢福音证道,但他们不会觉得传讲不同的证道而同时又忠于福音的精髓有多么困难,他们想这是一项容易的事工。但是他们在传道人讲较难的经节时却交口称赞,因为这表明传道人博学而又循循善诱。但实际上,福音证道是最难准备的事工。

巡回布道家可以周游世界,反复传讲同一篇福音讲章,但教会的牧者必须一年向同一群会众传讲四十多次福音,这也许会持续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他的传讲必须正统而又新颖,忠实而又新鲜,既古老又新潮,既传统而又出人意料,让人觉得既熟悉而又富有挑战。他必须不停地采用新的语言组织形式和例证。他必须避免让已重生得救的会友(以及他们年少的孩子)觉得福音枯燥。他希望宏伟的福音主题能拯救灵魂,也希望在已经归信多年的信徒心里大大激起对主的爱和感谢。

更糟糕的是,这项事工难以获得帮助。因为许多圣经注释都只能帮助针对圣徒的事工,对福音证道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建议。它们的任务是阐释经文,而非提供赢得灵魂的论证,因此传道人很大程度上只能自力更生。

尽管需要战胜这些令人沮丧之处以及障碍,有说服力、挑战灵魂的论证仍然是福音证道事工的主要内容,担当主的使命之人应当决心至死忠心于此。

据说,怀特菲尔德在布里斯托(Bristol)的第一间教堂是在复兴的浪潮中建立的,有块匾正对着传道人,上面记着《以西结书》33章6节的话语:

“倘若守望的人见刀剑临到,不吹角,以致民不受警戒……我却要向守望的人讨他丧命的罪。”

愿年长的传道人尽其所有的优势与力量,敦促年轻传道人作传福音的人!倘若你还没有定期专门传讲福音信息,那么当务之急是为主开启荣耀事工的新篇章。

下一章快速地考察了许多出现了“福音”(或称好消息)这个词的新约经文,以探寻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名词euangélion在新约中出现了78次(其中60次出现在保罗书信中),口吻总是非常权威,指“ 揭示神关于拯救灵魂的劝诫,同时传讲耶稣”,或指“救恩的呼召”,或指“叫人称义的神的义”,是“新生命的媒介”。

已经确信“福音”单单指让不信之人归主的人可能想略过下一章要考察的内容,但我们建议所有人都研读这部分内容,因为这部分内容对我们将要继续讲论的事情非常关键。我们将尽可能简明扼要地阐述。

 

相關商品

与众不同释经学(NOT LIKE ANY OTHER BOOKS-Interpreting the Bible)

HK$66.30 HK$78.00

灵魂赢家(THE SOUL WINNER)

HK$84.15 HK$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