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备加尔文的解经观点被滥用

9. 改教家们真正的看法

加尔文眼中的预表和类比的

 

宗教改革之前,教士们通常认为每段经文具有多种“层面”的意义(通常是四层),因此神秘而古怪的灵意解经法根深蒂固地风靡于教士们中间。甚至主张字面含义最重要的奥古斯丁也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一段经文会有多层含义。

在这种情境下,并不奇怪改教家们会极力强调明明白白的字面含义是极其重要的,是首要的。然而,新派方法拥护者的某些书选择性地引用了加尔文(包括路德)的著述,声称这些改教家认为经文人类作者有意写下的字面含义是经文唯一正确的含义,将改教家描述成拥护他们观点的极端分子。新派方法作者们得意洋洋地引用了加尔文在罗马书注释致献词上的话:

“解经者的惟一工作,既然是在于解说圣经原著者的心意,但若误导读者离开原著者的本意,那样他就离开他本来的目的,以致越过自己的界限,说了些言不由衷、不合条理的话。”

在这里加尔文是在支持新派方法的理论吗?当然不是,因为这里讲明了加尔文解经法最宝贵的一个特征,研究加尔文的学者们对此讨论已久。一方面,他反复强调解经者有必要仔细遵循圣经人类作者的本意,另一方面,他同样坚持要看到圣灵的意图,祂要启示给教会的信息。知名的加尔文研究者们已经描绘了加尔文在读旧约时,他是怎样带着属灵的眼光从字面含义上探寻圣灵的意图,在经文中寻找基督和祂的教会。

从加尔文对以赛亚书的介绍中,就能看到他和谐平衡的观点,他断言经文根本没有包含人类的思考,只有 神的灵赐下的启示。

耶鲁神学院(Yale Divinity School)的奇尔兹(Brevard Childs)教授在他最近关于以赛亚书的著作中这样总结加尔文的解经法:

“因为圣经是由人类作者写下的文本,可以像其它作品一样从语法上进行研究。然而,这只是任务的一部分;圣经的人类作者与圣经自有的神圣性之间存在联系,需要更慎重地探求……关键是,要明白加尔文所说的经文字面意义并非简单的文字含义或史实含义……对加尔文来说,存在……强烈的动机,要将经文应用于今世的教会,以拓展经文的含义。要将二者联系起来,或者说获得这种实践意义,就要进行转译,即寓意化[一种文学比拟]。”

加尔文理直气壮地否认他迎合中世纪人们的理解去把经文寓意化,因为他并未扭曲字面含义,而是从新约得知旧约是为任何时代的人写的,由此把经文与教会的实际经历相契合。因此,他从新约的教义出发去解读旧约,就如他所指明的,他相信旧约关乎基督和祂的教会。他从未偏离旧约经文的字面含义,但是毫无疑问对其进行了延展。

让加尔文自己来说吧。他在加拉太书注释里,针对经文的明了字面含义,以及如何将现实与旧约中对应的内容相联系,作出了精彩评述。(不用说,新派方法解经人士没有引用该内容)。我们来看看他的完美表述吧。首先,加尔文坚持字面含义,谴责那些偏离经文原意,异想天开的灵意解经;但他也表明旧约事件与教会时代存在类比对应关系,必须找出来并加以正确解读。(这是他对《加拉太书》4:24的注释)。我们劝读者留意下述这段略有复杂的引文,那么关于加尔文赞同今日的新派方法的论调,便不攻自破。

“多个世纪以来,人们认为没人足够聪明,能在巧妙地解读 神的圣言之时,却没有狡辩和鲁莽的成分。毫无疑问这是撒但的诡计,以削弱圣经的权威性,消除读经的益处……人们说,圣经是丰富的,因此具有多重含义。我承认圣经是最丰富的,是一切智慧无穷无尽的泉源。但我不认为圣经的丰富性表现在含义多重,如此一来任何人都能随心所欲地解经。要知道,经文的真实含义就是字面的一般意义,让我们坚决地接受并持守它吧!我们不仅要对这些值得怀疑的虚假解经不予重视,还要大胆地把它们扔到一旁,因为它们误导我们远离经文字面含义。”

“但是我们怎样回应保罗的断言[亚伯拉罕的家族是一个象征]?他当然不是说因为摩西有意写下这故事,所以应当视其为象征,而是指出这个故事怎样同当前的情形相联系;也就是说,这个故事象征性地描绘出了教会的图景。灵意化[属灵的、寓意化的解经]并不脱离本来的字面含义,因为在教会和亚伯拉罕家族之间存在类似性。”亚伯拉罕的家庭就是真正的教会,因此毋庸置疑,亚伯拉罕家庭中首要的最值得注意的事件,对我们来说都是预表。”

最后这句说明了改教家及其拥护者们真正的立场,也是本书要呈现的立场,即经文中的类比是 神的目的所在。

先前本书曾指出新派方法拥护者们选择性地引用加尔文的著述,带来了极坏的错误解经实例。在本章开头,新派方法拥护者们引用的罗马书注释中的那段话之后,加尔文立刻作了以下说明。新派方法拥护者们没有引用这句,因其破坏了禁止用较晚经文解释较早经文的禁令。

“如果我们理解了这封书信罗马书,我们就打开了理解整本圣经的通道。”

换言之,加尔文相信罗马书会影响、塑造我们对圣经其它部分的理解,甚至为我们开启其它经文的解经之门——比方说创世记》。 神有意加入的灵意或预表信息——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即刻就很明显的——藉着罗马书的帮助, 就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神有意置于旧约中的象征和类比是如此重要,下文将给出一些对类比的解释以澄清我们的立场。新派方法对寓意解经的激烈反对态度引出了一个问题——圣经中存在寓言吗?请记住,寓言是虚构的故事,通过让人产生联想,来表现另一个主题,也许是关于道德的。寓言是拓展了的隐喻,或者是有寓意的故事。照此定义,圣经中寓言极少,但确实存在。例如,我们已经提过的雅歌和箴言中大段的“比喻”。

然而,新派方法拥护者们在谴责寓意解经的同时,把类比也包含在内。然而,在旧约记录的事物和今日教会生活之间,存在数以千计对应的类比关系,因为 神记录并保守犹太人的历史,以教导教会,祂如何对待祂的子民(在属灵的意义上)。当新派方法的教师们大呼寓意解经是当谴责的可憎的,他们也同时禁止了所有这些类比,撕裂了旧约伟大的教牧意图。这并不能挽救对旧约进行异想天开的灵意解经的传道人。实际上需要告诉他们的是,如何在不扭曲字面含义的情况下,正确地认识并应用教牧类比。

传道人能自由地决定一段旧约经文代表的含义,或对应的情况吗?当然不行!比如,他不能根据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作一篇讲道,把一些罪或者贪念,或者类似的观念说成“你生命中的巨人”,并探讨怎样胜过它们。这是自作聪明,攒出的讲道要点与整个事件并不相符。这可以说是错误的“寓意化”(很奇怪,这竟来自一名新派方法拥护者的讲道)。

这个想象力丰富的传道人注意到了一些表面上看似有理,然而很微不足道的线索,却没有注意到巨人并非大卫生命中的障碍,而是以色列人的。他若还忠于经文语法上的含义,也该注意到只有一个巨人,因此不能对应人生命中众多的巨人。

尽管如此,在开始准备证道时,传道人还是应当谨记,叙事是有目的的,这段经文的目的很清楚,是要提供属灵争战和侍奉中信心的榜样。血肉膀臂难以成就的, 神能够藉着有信心的人成就,不管他多么年轻,多么微不足道。关键词是“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这里有许多真实的类比,例如大卫拒绝了扫罗的盔甲,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原则应用于许多情况,比如在为灵魂争战时要拒绝世俗的受污染的音乐和用语,还有应当拒绝大多数用属血气的方法和创新来增长教会人数的书籍。同样,大卫的顺服和信心中也蕴含大量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功课。

关键是,这些记述包含许多原则,关乎属灵生命、使命、 神的道路、信心的赏赐、不信的后果、以及依靠人的办法或假教导的后果,这些都必须找出来。在准备证道的开头,就应使你身为牧者的眼光活跃起来,但必须小心谨慎,以确保找出的类比合情合理、比较明显、有价值,而非牵强附会、差强人意、或只关乎无关痛痒的小事。

这条规则并不难。在旧约的历史叙事中,亚伯拉罕的家族或犹太教会时代代表并阐明了 神在后世对待祂子民的方式。我们该不该充满信心地从属灵角度观察这些类比,并解释信心的功课?

(摘自《与众不同释经学》第九章 改教家们真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