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方言绝不是叫个人得益处

7.说方言绝不是叫个人得益处

 

今天在灵恩派圈中,提倡习练说方言是为了叫个人得益处。灵恩派信徒渴求说方言,将其看成是一项个人标记,认为方言在个人灵修中有很重要的属灵、情感和使人喜乐的价值。但这种看法忽视了新约圣经明白的教导,即教会建立阶段的所有标志性的恩赐都是叫整个教会得益处。也就是说,说方言绝不是为了叫说方言者得到个体、私人的益处。《哥林多前书》127节清楚教导:“圣灵显在各人身上,是叫人得益处。”也许这几个现代译本说的更清楚。NASB译本的意思是这样:“圣灵显在个人身上,是叫众人得益处。”(英文NIV版本与ESV版本一样,将“人得益处”翻译为“common good[众人得益处]MLB版本翻译的是“common welfare[众人得福利]。)

因此,灵恩派信徒应当学习圣经里的原则:每个恩赐都是要以某种方式叫全教会得益处,而不是叫有恩赐的人得个人益处。这恩赐可以属于那一间地方教会,或广泛意义上的所有教会。正如使徒们虽然没去过许多地方教会,但他们受神启示的教导却叫各地信徒都得了益处。

方言是显给不信的犹太人看的标志性神迹(正如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421-22节清楚表明的),在他们面前确认了新生的基督教会的地位,因此方言给许多人带来巨大的益处。除此以外,说方言者实际传达的信息是受神启示的话语,能叫听到的会众得到教导和益处。然而,方言又是一种难处理、不直接的预言,因为需要翻译之后会众才能明白,所以其地位就不如其他直接的预言。无论如何,这信息确实是神给会众的话语,说方言者也算是先知的一种。他将带来重要的受启发的教导,让所有听到的人受益,直到圣经完备,那时,他们就不再需要了。那么,灵恩派教师是根据什么推出方言能用于“私下”祷告和灵修呢?让人吃惊的是,他们所谓的圣经根据恰恰表达了相反的观点(参考林前14:2-20)。

这段经文是这样开始的:“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神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林前14:2

这节经文的目的表明,如果听的人都不明白,说方言就毫无意义。说出别人不能明白的话意味着只有神在听,那是毫无意义的,因为神首先赐下这些话语(参考徒2:4)。

哥林多前书14:2中,说方言者显然获得了从神而来的信息,也明白其含义,因为保罗后文指出说方言者是造就自己,这不是这一恩赐的目的。它意在叫众人得益处。但哥林多说方言者看来没有致力将方言翻译成众人能明白的话语,因而保罗指责这一错误做法的荒谬之处,指出:如果神给出信息,说方言者(或翻译者)没有将信息翻出来给会众听,这就等于只有神是唯一听众。方言必须翻出来,使整个教会得造就(参考林前14:5)。

灵恩派教师还断章取义《哥林多前书》144节“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来支持他们的观点,认为说方言之目的是让个人得益处。然而这里保罗并不支持“私下”说方言,正如我们所看到的,相反他再次指责不将方言翻译给其他人听是错误做法。保罗反复强调方言必须向会众传达信息。因此《哥林多前书》144节,保罗真正意思是:“如果有人说外乡语言,却没有翻译出来,那么说方言者就是自己对自己说话,只造就自己,这就滥用神赋予他的信息。”经文里指出说方言者是造就自己(也即自己的悟性得到提高),表示这些人明白方言传达的意思。不幸的是哥林多教会中,一些说方言者认为拥有恩赐比实现恩赐本身的意义更重要。

新约圣经陈明:所有方言必须造就众人。如果话语不能翻出来,就没资格算是方言,因为没翻出来的话语不能有益于人的悟性认识。因此,方言恩赐不可能仅是拥有一种感情性的属灵经历。新约圣经中,只要出现希腊文“造就”(意思是“建造”)一词,语境都是要学习某样切实的真理,解开谜团、消解迷信或困惑。造就可以经由教导、鼓励、见证、甚至榜样的力量而实现,被造就过程中,受益者都必须得到确定、可描述的教导,使悟性认识提高。毋庸置疑,“造就”意思是提高悟性认识。(参见罗14:1915:2;林前8:110:2314:3,12;林后10:812:1913:10;弗4:12-16;帖前5:11,提前1:4-5。)

《哥林多前书》1413-14节保罗指出:“所以那说方言的,就当求着能翻出来。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但我的悟性没有果效。”一些灵恩派教师极大地误用了这处经文,他们认为:这句经文表示保罗认可说方言者或用方言祷告的人可能不理解自己话语的意思。当然,这些话表明:说话者必须明白所说真正受启发的话语。

一个说方言的人怎能不明白他所说的意思呢?保罗这里很可能针对以下情况:某个人在以前的场合接受了一外国语言的信息,他当时明白其含义,并且有翻译的人确认了其含义。然而某天公众聚会崇拜时,心里充满对神的爱和赞美,他有强烈欲望要说出某种从灵里来的话语,但他这次却一点也不明白这些外乡言语的含义。(常说方言的人,很可能记得曾说过外乡言语中的一字半句,因此说方言者满心期望神用他向聚会传达信息时,那些记忆中的短语会很自然地浮现在他脑海里。)

然而,如果说方言者的头脑不理解所说的语句的含义,显然说方言者当时并未被圣灵启发,因为方言就像祷告和唱诗一样,必须有悟性相伴。即使脑海中有外国语言呈现,想要从口中说出,但因为神没有给这次聚会任何信息,在那种场合,这些语言便是没有章法和含义的。这时,说方言者当闭口。对处于这种困境中的说方言者,保罗的教导是:说方言者要向神求带有明显信息的话(参考林前14:13)。使徒坚持认为,必须有头脑悟性的果子。

《哥林多前书》14章的另一句经文也常被灵恩派教师引用:“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神说就是了。”(林前14:28)他们用这句经文支持私下用方言说话和祷告的做法。

谨慎的读者会发现,使徒保罗绝不可能认可私底下用方言。他不会推翻自己前面对方言的教导,像所有的恩赐一样:说方言是叫整个教会得益处,并且,除非被翻出来,否则方言没有任何意义。灵恩派对这节经文的曲解等于否定了保罗之前所有教导。这里保罗要求每一句方言的信息必须有人翻出来确认。(今日的灵恩派却完全漠视这一点。)一个从神那里得到真正信息的说方言者会先对一个翻译者说出来,加上他自己对这些信息的领悟。在此场合,若翻译的对含义没有一致认可,说方言的人必须闭口。这消息缺乏确凿的证据。“只对自己和神说”这句的教导是,他必须克服自己的失望,只对自己说,并祷告。如果翻译者不加以证实,那么,说方言的人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得到受启发的信息。

因此,神为方言定了一个双重检测标准。首先,说方言者必须明白自己说的;其次,一定要有翻译者确定得到同样启示。这个检测标准完全排除说方言者会犯错,想象方言意思的可能性,即使是敬虔的人,也有可能被误导,做出错误事情来。“双重解释”的安排让多疑的犹太人看到这个恩赐是不可否认的神迹,并使外邦信徒确信这信息确实来自于神。

《哥林多前书》1428-30节可能就是在教导关于说方言者应如何具体配合的事,这些经文给我们的印象是:所有先知(很可能包括说方言者)都坐在一起。在哥林多教会总共不会有太多人(我们知道安提阿教会只有一小群先知——《使徒行传》131节告知数量是5个或更少),在聚会前和聚会中,这一小群先知很方便就能互相征求意见。

因此,如果没有其他人受启发配合翻译方言,那说方言者就要闭口,只对自己和神说,但这不代表保罗赞成说方言者可在聚会中个别的说方言!这里的意思仅仅是:说方言者只把信息应用到自己的灵魂上,并祷告神,按神自己的主权和喜悦,下次再使用他。换句话说,说方言者应保持平静,顺服神掌管万有的旨意。如果没有任何受感的翻译者在场,他无权说出来这些信息。保罗教导是:所有真正的方言都是给全体会众的信息。方言的意思会为说方言者理解,并且由翻译者证实。

如果以上标准不能得到满足,那么说方言者必须沉默,并祷告祈求神带领。因此保罗不赞成私底下说方言,他一直强调所有属灵恩赐必须:要叫整个教会得到造就,是一个超自然的神迹,要震惊那些未得救的犹太人的不信。灵恩派教师却误用这些经文,认为这些经文许可个人私底下说方言,以及说神秘难解的方言,这证明他们的愚蠢。

——摘自:《灵恩现象》彼得·马斯特斯博士